一、成果简介
该成果紧紧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评价”等核心内容开展研究,创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主要内容为:
1.创建并实施了国内公认度较高的“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育模式,以充分满足我国社会卫生人力需求。
2.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师资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一个临床”师资可持续培养的难题。
3.积极推进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填补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缺乏规划教材的空白。
4.在全国率先制定了10项专业相关标准,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5.突出“思想-知识-能力”并重,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6.在全国首次实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育人•成才”工程,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厚度和宽度。
成果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应用,效果显著,并建议在全国推广。“10项标准”得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部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等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建议形成国家行业标准。
二、成果内容
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支持下,我们在全国首次举办“西学中”“中学西”师资培训班,培训4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师资。在此基础上,2013年举办“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师资研修班暨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级师资研修班”,为我校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行业培训并储备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高级师资,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功实施“一个临床”的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引进高职称、高学位人才,有计划安排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不断完善教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高,根据其出身不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制定行之有效的专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行导师制,着力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培训;以“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为临床平台培养青年教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临床能力。项目实施期间,引进博士3人、硕士12人。目前在读博士4人,跟师高徒2人。
经过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大幅度提高,在2013年、2015年、2016年“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论坛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5年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中西医结合学院青年教师多次获得河北中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2014年,中西医临床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的制定
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其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定《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国际医学教学教育委员会制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009年我国正式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我校全程参与)。为更好地将教育标准落地,我们在全国率先制订了10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运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全国18个单位的38名专家意见、共计4轮。在此基础上,邀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西医结合组以及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研究的24位专家对“10项标准”进行了会议论证。与会专家认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对加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内涵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议进一步修改形成国家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