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高教研究>>教学成果
省级一等奖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试点
发布日期:【2018-04-15】  点击数:【
成果网站链接:http://www.hebcm.edu.cn/jhjxcg/
一、成果简介
该成果紧紧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评价”等核心内容开展研究,创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主要内容为:
1.创建并实施了国内公认度较高的“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育模式,以充分满足我国社会卫生人力需求。
2.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师资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一个临床”师资可持续培养的难题。
3.积极推进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填补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缺乏规划教材的空白。
4.在全国率先制定了10项专业相关标准,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5.突出“思想-知识-能力”并重,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6.在全国首次实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育人•成才”工程,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厚度和宽度。
成果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应用,效果显著,并建议在全国推广。10项标准”得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部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等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建议形成国家行业标准。
二、成果内容
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支持下,我们在全国首次举办“西学中”“中学西”师资培训班,培训4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师资。在此基础上,2013年举办“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师资研修班暨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级师资研修班”,为我校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行业培训并储备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高级师资,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功实施“一个临床”的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引进高职称、高学位人才有计划安排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不断完善教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高,根据其出身不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制定行之有效的专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行导师制,着力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培训;以“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为临床平台培养青年教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临床能力。项目实施期间,引进博士3人、硕士12人。目前在读博士4人,跟师高徒2人。
经过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大幅度提高,在2013年、2015年、2016年“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论坛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5年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中西医结合学院青年教师多次获得河北中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2014年,中西医临床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的制定
 
 
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其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定《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国际医学教学教育委员会制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009年我国正式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我校全程参与)。为更好地将教育标准落地,我们在全国率先制订了10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运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全国18个单位的38名专家意见、共计4轮。在此基础上,邀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西医结合组以及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研究的24位专家对“10项标准”进行了会议论证。与会专家认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对加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内涵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议进一步修改形成国家行业标准。
 
1.5.1 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014年,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准绳,结合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水平、中西医结合教育规律特点,突出“思想-知识-能力”并重,修订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育模式,建立由“公共课程”、“中医基础课程”、“西医基础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1.5.2 改革课程内容 整合中医、西医基础课程,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在教学内容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诊治思维的培养,增加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的内容。
1.5.3 增加选修课程 在满足专业体系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人文、自然科学课程,强化人文关怀精神与责任感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技能,推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我们积极构建“早临床、多临床”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了“早临床”教学环节。2014年我们启动了“实践·育人·成才”工程,制订并下发了《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育人·成才”实施管理手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6.
 
》获
 
1.6.2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模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名师出诊,抄方,总结病例,学习掌握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技能,深入了解传统医学在临床中的作用,感悟中医名家风范,铸就医德医风。代表成果:《201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
1.6.3强化临床技能训练。以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执业医师通过率”为重要抓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积极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制定培养方案、培训内容和操作规范。代表成果:在全国率先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大赛(国家还没有该专业的技能比赛),成功举办两届。准备论证推广,最终形成公认度高、示范性强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卓越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1.6.4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从大学第2学年开始,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验训练。以“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依托,开展个性化教育,使具有不同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学生接受不同形式的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代表成果:从而建立了全面覆盖中西医结合临床核心课程的 “精品课程群”。同时,精品课程建立了网络平台,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对国内其他高校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2012年至2016年,我们结合教育部课程建设要求,开拓思路,结合微课、翻转课堂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2016年在《中医教育》杂志发表。
临床诊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的中医诊法与辨证思维综合实训模式探索与实践》。发表专业教改论文70余篇,出版中西医结合学院教育教学论文汇编1册。代表论文:《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关于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基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临床实用型医学生实践技能多元化模式培养研究1.8.加强制度建设,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提供管理和制度保障。
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52项,教学相关办事流程图17项,完善了目标管理制度、教学条件保障制度、质量监控制度、专业评估制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为专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了专业建设的规范管理。
2.创新点
2.1教育模式创新 创建并实施了国内公认度较高的“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模式。解决了既往“两个基础、两个临床”教学模式存在着的中、西医课程分离讲授、难以体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特点的问题,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培养。
 
 突出“思想-知识-能力”并重,建立完善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3.
3.1应用成效
3.1.1学生素质大幅提高:3.1.2
3.2推广情况
3.2.1得到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界广泛认可
在2016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论证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黄光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伟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清湖教授等24名国内知名专家对我校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研究成果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进行应用,效果显著,并建议在全国推广。由于我院工作业绩突出,我单位一直是中西医结合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拥有第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西医结合组成员1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出题专家5位。
3.2.2教育改革经验辐射广
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4次举办国际、国内中西医结合教育、师资培养会议,传播了我校改革理念,得到兄弟院校的认同。每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年会,我单位都会有2-4名教师进行专题和主题发言,为参会院校最多。上海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到我校对中西医结合教育考察学习。
3.2.3预期应用前景
“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符合目前中西医结合发展现状,已被多家兄弟院校应用,效果明显。教材已被30余家兄弟院校采用。10项标准已被专家认可,并建议形成国家标准,目前正在积极修改,并同时上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在2013年、2015年、2016年“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论坛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5年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中西医结合学院青年教师多次获得河北中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2014年,中西医临床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5篇教改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应用推广情况
 制定了10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标准的,得到国内中西医结合专家高度认可,保障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内涵建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河北中医学院 冀ICP备13018366号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杏苑路3号 邮政编码:050200